【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急诊总协调人”制度首“亮剑”:我院多部门联合举行成批抢救模拟演练

日期:2019/7/23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团队建设,提升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考察成批伤应急处理预案流程的通畅程度,717日下午,我院医务处、护理部、急诊危重病科、后勤保障处等多个部门联合组织了一场成批抢救模拟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的是某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1719分,随着预检护士翟盈接到120电话,预报将有11名不同程度伤情患者送至我院,演习正式开始。根据我院成批伤应急处理预案流程,翟盈立即启动全院成批抢救红色预警——电话通知急诊总协调人、急诊各工作区域相关医护人员及安保人员,并通过一键呼叫系统通知行政总值班、护理总值班,急诊危重病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多个科室医生,立即赶到急诊参与成批伤患者的救治工作。

短短7分钟内,一系列应急响应准备工作均已落实。在急诊总协调人俞康龙主任医师的指挥下,根据三区四级分诊开辟成批抢救区域,抢救设备、应急物资准备完善,所有接到呼叫的相关科室医生和应急救援梯队人员全部抵达现场。

所有参与急救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区域不同,分别穿戴红、橙、绿色袖套;总协调人有颜色鲜明的马甲;各专科医生有科室背贴及胸前卡片,标识醒目,便于区分各区域负责人、专科医生,准确落实各项急救工作。

1727分至1735分,8分钟内陆续有5批伤员抵达急诊,其中红区危重症患者2人,黄区中症患者2人,绿区轻症患者7人。所有成批伤患者均遵循“先抢救,后付费”原则,急诊收费处、检验科、放射科和急诊药房共同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缩短检查、检验和用药时间,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在分区救治过程中,总协调人发现此次伤员以外伤为主,多在骨科诊治范围,随即通知院创伤急救MDT团队小组,及时增派医生参与成批伤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此次模拟情景中,最重的一名伤员为左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脑出血,到院时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骨科医生立即使用电子气压止血带为其加压止血,护士即刻为患者开放2条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血库协助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在完善CT等检查后,医生建议立即予以该患者手术治疗,红区负责人郜洁护士立即通知麻醉科、手术室备班护士启用急诊手术室,手术相关人员、专科器械在10分钟内准备完毕。

1830分,历时一个多小时的成批抢救模拟演练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完成分流和转归工作。整个过程中,应急救援团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服从指挥,有条不紊的开展急救工作。

此次模拟演练中的一大亮点是我院首次启用了急诊总协调人机制。急诊总协调人机制是我院为加强急诊一体化及院前院内联动而做出的流程改革创新,由急诊危重病科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担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急诊复杂创伤、批量伤员,或胸痛、卒中患者等危重急症患者救治过程中,急诊总协调人负责组织全院医疗力量,对疑难危重患者进行救治。据介绍,总协调人有权呼叫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紧急到场参与救治,有权调用全院各种医疗资源,有权为各专科会诊后仍难以确定诊疗方案的患者指定首诊科室,有权协调ICU及全院床位,从而保障救治高效、有力。

此次演练还在原有成批抢救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梳理了各条线逐级上报路径,明确具体岗位分工职责且落实到人。同时,演练结合以往广告牌跌落、公交车侧翻等真实案例处置情况,首次启用急诊手术室、输血流程演练,不仅能从中发现现有制度、流程下所存在的不足,也为应对实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扎实基础。今后,我院急诊危重病科将不断夯实急救技能、推广急诊急救新技术、优化绿色通道救援机制,缩短急救响应时间,更高效、卓越地应对实际情况的考验。

(通讯员/护理部 郭晓颖 医务处 朱彦琪)


上一篇:

我院举办第二届上海介入沙龙

下一篇: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巡视员朱洪彪一行来我院调研

Copyrights 2005-2024 导医网 版权所有